
初衷
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站在罗马许愿池前,想拍一张纪念照,却发现画面里挤满了游客?或者在大峡谷边上,想要拍下震撼的日落,却因为天空太亮地面太暗而感到无从下手?
这些都是我在旅行摄影中经常遇到的问题。经过多年的摄影实践,我发现合适的滤镜使用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些困扰。今天就来跟你分享一下我对滤镜的理解和使用心得。
认识
说到滤镜,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手机上那些美颜滤镜。但在专业摄影中,滤镜是一种物理装置,它能帮助我们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,从而实现特定的摄影效果。
我记得第一次使用滤镜是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。那天我想拍摄一张空旷的广场照片,可是游客实在太多了。后来用了中性密度滤镜,配合长曝光,终于拍出了一张几乎看不到人的照片。那一刻,我才真正体会到滤镜的神奇之处。
装备
在我的摄影包里,常备三种最重要的滤镜:中性密度滤镜、渐变中性密度滤镜和偏振镜。它们就像是摄影师的三件法宝,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作用。
中性密度滤镜就像是给镜头戴上墨镜,可以均匀地减少进光量。我通常会准备2档、6档和10档三个不同强度的ND滤镜。为什么要准备这么多?因为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程度的减光。比如在威尼斯拍摄那张广场照片,我用的是10档ND滤镜,曝光时间长达30秒,这样才能把移动的游客"消失"掉。
渐变中性密度滤镜则像是一片渐变的墨镜,上半部分深,下半部分浅。在风光摄影中特别有用。去年在青海湖拍日出时,如果不用这种滤镜,要么天空过曝,要么湖面太暗。使用渐变ND滤镜后,终于实现了天空和湖面的完美平衡。我现在一般带2档和3档两片渐变ND滤镜,基本能应付大部分场景。
偏振镜可能是最神奇的一种滤镜。它能消除反光,增加饱和度,让天空更蓝,让水面更通透。记得在九寨沟时,转动偏振镜的那一刻,五彩池的颜色突然变得格外鲜艳,池底的细节也清晰可见,简直像变魔术一样。
技巧
说到具体使用技巧,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每种滤镜的特点和适用场景。
中性密度滤镜最适合以下场景: 1. 需要长曝光的场景,比如拍摄瀑布、流云 2. 人多的景点,想要通过长曝光让人群"消失" 3. 大光圈虚化背景时,光线太强需要减光
在使用中性密度滤镜时,有一个小技巧:先不装滤镜,把构图和对焦调整好,再装上滤镜。因为深色的ND滤镜会让取景器变得很暗,影响构图和对焦。
渐变中性密度滤镜主要用于风光摄影,特别是在这些情况下: 1. 拍摄日出日落 2. 海景摄影,天空和海面亮度差异大 3. 山景摄影,天空比地面亮很多
使用渐变ND滤镜时,最关键的是找准渐变分界线的位置。我通常会用相机的测光功能分别测量天空和地面的亮度差,然后选择合适强度的滤镜。比如如果差两档就用2档的,差三档就用3档的。
偏振镜则适用于: 1. 拍摄天空,让云朵更立体 2. 拍摄水面,消除反光 3. 拍摄植物,增加叶子的饱和度 4. 拍摄建筑,减少玻璃反光
使用偏振镜时要注意光线方向。当太阳光线与镜头成90度角时,偏振效果最明显。所以拍摄时可以转动偏振镜,观察效果的变化,选择最佳效果。
实践
让我跟你分享几个实际的拍摄案例。
去年我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拍摄云海。清晨5点就到达观景台,发现光线非常复杂:天空特别亮,而山体和云海都比较暗。我使用了3档渐变ND滤镜,把渐变线对准山顶的位置。这样不仅保住了天空的细节,还让云海显得更加立体。
在苏州拍摄古建筑时,我经常会用到偏振镜。记得在拙政园拍摄时,水面上倒影很美,但是反光严重影响了画面效果。装上偏振镜后,不仅水面的倒影更加清晰,连岸边的植物也显得更加翠绿。
最难忘的是在冰岛拍摄极光。因为要用长曝光来捕捉极光的动态,光圈开到最大时依然需要15-20秒的曝光时间。这时候如果前景有灯光,很容易过曝。我使用了2档ND滤镜来控制前景的曝光,最终拍出了极光和地面景物完美平衡的照片。
建议
如果你也想开始使用滤镜,我的建议是:
首先从一片优质的偏振镜开始。它的使用最简单,效果也最直观。等熟悉了偏振镜的使用,再考虑添置ND滤镜和渐变ND滤镜。
购买滤镜时要注意选择知名品牌。劣质滤镜可能会影响画质,产生色偏。我用过很多品牌,最后选定了B+W和NiSi这两个品牌的产品。虽然价格不菲,但是考虑到使用寿命和画质表现,这个投资是值得的。
在使用滤镜时,要注意保护和清洁。滤镜表面很容易留下指纹和灰尘,所以要准备专门的镜头纸和清洁套装。每次使用完后都要仔细清洁,保证下次使用时不会影响画质。
心得
经过这些年的摄影实践,我越来越感觉到滤镜不仅仅是一个工具,更是帮助我们突破限制、实现创意的重要助手。
很多人可能会说,现在后期软件这么发达,很多滤镜的效果都可以在后期实现。但我想说的是,通过物理滤镜在拍摄现场就获得理想的效果,不仅能节省后期时间,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在拍摄时就更专注于画面本身。
而且,有些效果是后期很难完美实现的。比如长曝光的效果,如果不用ND滤镜,在大太阳下根本无法实现。偏振镜消除反光的效果,也是后期难以模拟的。
记得有一次在青海湖边,一位摄影爱好者看到我在用滤镜,很好奇地过来请教。我们聊了很久,分享了很多使用心得。这让我想到,摄影不仅是记录美好,更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分享的过程。
展望
随着技术的发展,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电控可变ND滤镜,可以通过旋转调节不同的减光档位。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智能化的滤镜产品,让使用更加便捷。
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,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理解每种滤镜的特性,知道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什么样的滤镜。这样才能在拍摄时游刃有余,创作出独特的作品。
你觉得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使用滤镜的经历和心得。如果你有任何疑问,也可以随时向我提问。让我们一起在摄影的道路上不断进步。
下一篇
从广角到微距,我在富士山拍摄的六个不同视角让我明白了什么
深入探讨旅行摄影与风光摄影的专业指南,涵盖从城市街景到自然景观的多元拍摄主题,详细讲解构图、光线运用、器材选择等核心技巧,并专门介绍微距风光摄影的特点与表现手法
从零开始掌握风光摄影,这篇超详细教程让你成为下一个摄影大师
深入探讨风景摄影的构图要素、设备运用、创意拍摄方法和环境因素运用,涵盖从基础的Z字形构图到高级的黑白风景表现,以及自然光线和天气条件的巧妙利用
滤镜让旅行摄影更出彩:一位博主的深度分享与实战心得
深入讲解风光摄影各类滤镜的运用方法、器材选择建议,以及实用的构图技巧。从前期踩点到后期处理,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完整的户外拍摄解决方案
下一篇

从广角到微距,我在富士山拍摄的六个不同视角让我明白了什么
深入探讨旅行摄影与风光摄影的专业指南,涵盖从城市街景到自然景观的多元拍摄主题,详细讲解构图、光线运用、器材选择等核心技巧,并专门介绍微距风光摄影的特点与表现手法

从零开始掌握风光摄影,这篇超详细教程让你成为下一个摄影大师
深入探讨风景摄影的构图要素、设备运用、创意拍摄方法和环境因素运用,涵盖从基础的Z字形构图到高级的黑白风景表现,以及自然光线和天气条件的巧妙利用

滤镜让旅行摄影更出彩:一位博主的深度分享与实战心得
深入讲解风光摄影各类滤镜的运用方法、器材选择建议,以及实用的构图技巧。从前期踩点到后期处理,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完整的户外拍摄解决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