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初见富士
那天真的太早了,凌晨3点就从东京出发,睡眼惺忪地开着车,导航显示还有120公里。一路上跟着几辆房车,大概也是去河口湖拍日出的摄影爱好者。沿着高速公路开了差不多两小时,天还是黑漆漆的。
到达河口湖的时候才4点多,停好车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后备箱,把装备一股脑儿都搬了出来。这会儿河口湖畔已经有不少摄影师在等待日出了,三三两两的,有的在聊天,有的在调试设备。虽然是深秋,但清晨的气温已经低到让人直哆嗦,我紧了紧羽绒服的领子,从保温杯里灌了口热咖啡。
全景魅力
富士山的魅力真的让人着迷。那天早上我可是下足了功夫,前一天晚上就在网上查好了日出时间,算好了曝光参数。天还没亮,我就架好三脚架,装上最贵的16-35mm广角镜头,这可是我攒了好几个月工资才买的"大玻璃"。
说实话,等待的过程真的很煎熬。手机显示温度只有3度,我跺着脚来回走动,生怕错过最佳时机。东方的天空渐渐泛白,河口湖的湖面开始能看清了,像一面巨大的镜子。突然,第一缕阳光从云层中钻出来,直接照在富士山顶上,那一瞬间我差点惊呼出声!山顶的积雪被染成了粉红色,云彩也跟着变成了玫瑰金,整个画面美得不真实。
这些年拍了不少风光,我发现拍摄富士山最关键的就是时间点。特别是从11月到2月这段时间,每天早上6点15分到6点45分是最佳时段。因为这个时候的光线特别温柔,而且还能拍到"红富士"。不过想拍到完美的照片,运气也很重要。我观察过气象数据,这段时间的晴天概率能达到65%以上,但真正适合拍摄的天气可能只有一半左右。
中距记录
等太阳升起来后,我换上了70-200mm的中焦镜头。这个焦段最适合拍摄山体细节了。富士山的树线在海拔2400米左右,再往上就都是白雪覆盖的区域。透过取景器,我能清楚地看到树林和雪线的分界处,就像大自然画出的一条完美分割线。
中午的时候,阳光照射角度变化,山腰处的积雪开始反光,形成了漂亮的光影效果。我特意找了一个视角,把几棵光秃秃的枯树拍进画面,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意境。远处的富士山顶还飘着几缕薄云,给照片增添了几分动感。
微距发现
下午我换上了百微镜头,开始探索河口湖边的微观世界。在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上,我发现了一片青苔森林。这些青苔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,每一片小叶子上都沾着水珠,折射出七彩的光芒。我调整好对焦距离,把光圈收到f/16,想要拍出更大的景深效果。
拍摄的过程中,我还发现了几只小蜘蛛在青苔间穿梭,它们织的蛛网上挂满了露珠,像一串串钻石项链。这些小生命也是富士山生态系统的一部分,虽然渺小,但一样精彩。
街拍故事
在河口湖小镇转悠的时候,我遇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,他正在一家照相馆整理相册。通过简单的交流,我才知道他已经在这里拍摄富士山整整50年了。老爷爷说,现在的富士山比起他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变化很大,最明显的就是积雪期缩短了将近20天。
他还给我看了他珍藏的老照片,那是用胶片相机拍摄的。照片虽然有些泛黄,但依然能感受到富士山的威严。老爷爷说,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用数码相机,可以立即看到拍摄效果,但他还是更喜欢胶片相机那种需要等待的感觉。
技术分享
说到器材选择,我的经验是真的要根据不同场景来搭配。广角拍摄我一般用16-35mm镜头,这个焦段最适合拍摄全景。光圈我习惯保持在f/8到f/11之间,这样可以确保从前景到背景都足够清晰。如果想要拍摄山腰的细节,70-200mm的中焦镜头是最佳选择。至于微距拍摄,我会用100mm微距镜头,配合LED补光灯来突出前景细节。
不同季节拍摄富士山,准备的装备也要有所区别。冬季拍摄特别需要注意保暖,我会准备专业的防寒手套,这样才能灵活地操作相机。而且冬天气温低,对相机电池的消耗特别大,我一般会准备3-4块备用电池,以防万一。
此外,滤镜的使用也很重要。我会根据不同时段使用不同的滤镜。比如拍摄日出时,会用渐变灰滤镜来平衡天空和地面的亮度差;拍摄瀑布或者溪流时,会用减光镜来延长曝光时间,营造出丝绸般的水流效果。
经验总结
这一天下来,我用不同焦段拍了200多张照片。每换一个焦段,就仿佛在看一个不一样的富士山。广角镜头下的富士山气势磅礴;中焦段能让我关注到山体的细节变化;而微距镜头则带我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。
拍摄富士山让我明白,真正的旅行摄影不是简单地到此一游,更不是为了发朋友圈。而是要通过镜头去发现和记录那些独特的瞬间,去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每个焦段都像是一个不同的视角,帮助我更全面地认识这座名山。
如果你也想来富士山拍摄,建议提前做好功课。除了要关注天气预报,还要了解日出日落时间。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是拍摄的最佳季节,但也要注意安全。有时候天气变化很快,一定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。
最后想说的是,摄影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。它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,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,用技术去表达,用耐心去等待。就像那天在富士山,从广角到微距,每个画面都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美。
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摄影视角。记住,好的照片不在于器材有多贵,而在于你是否用心去发现美。下次如果你也来富士山,不妨试试用不同的焦段去感受它的魅力,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。
下一篇
从广角到微距,我在富士山拍摄的六个不同视角让我明白了什么
深入探讨旅行摄影与风光摄影的专业指南,涵盖从城市街景到自然景观的多元拍摄主题,详细讲解构图、光线运用、器材选择等核心技巧,并专门介绍微距风光摄影的特点与表现手法
从零开始掌握风光摄影,这篇超详细教程让你成为下一个摄影大师
深入探讨风景摄影的构图要素、设备运用、创意拍摄方法和环境因素运用,涵盖从基础的Z字形构图到高级的黑白风景表现,以及自然光线和天气条件的巧妙利用
滤镜让旅行摄影更出彩:一位博主的深度分享与实战心得
深入讲解风光摄影各类滤镜的运用方法、器材选择建议,以及实用的构图技巧。从前期踩点到后期处理,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完整的户外拍摄解决方案
下一篇

从广角到微距,我在富士山拍摄的六个不同视角让我明白了什么
深入探讨旅行摄影与风光摄影的专业指南,涵盖从城市街景到自然景观的多元拍摄主题,详细讲解构图、光线运用、器材选择等核心技巧,并专门介绍微距风光摄影的特点与表现手法

从零开始掌握风光摄影,这篇超详细教程让你成为下一个摄影大师
深入探讨风景摄影的构图要素、设备运用、创意拍摄方法和环境因素运用,涵盖从基础的Z字形构图到高级的黑白风景表现,以及自然光线和天气条件的巧妙利用

滤镜让旅行摄影更出彩:一位博主的深度分享与实战心得
深入讲解风光摄影各类滤镜的运用方法、器材选择建议,以及实用的构图技巧。从前期踩点到后期处理,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完整的户外拍摄解决方案